《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

时间: 2021-12-13 13:53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河南“十四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价值引领、改革创新、融合共享、协同联动原则,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在全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加快构建一流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厚植公民科学素质沃土,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基础支撑。

  《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实施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实施五大重点工程,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五大重点工程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根据《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素质建设,到2025年,科学精神价值引领深入人心,全省科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科普活动覆盖面和有效性进一步拓展,科学传播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深化,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和城乡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现代科普体系更加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以上。

  科学素质建设是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各地各单位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科学素质纲要》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末,河南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7%,越过了10%这个重要标志线,达到了创新型国家水平,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9.38%的目标任务。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水平持续提升,科技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科普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拓展,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成,科普资源开发更加充分,科普服务进一步迈向普惠化、均等化,科普事业协同共建、融合发展机制持续完善,以公民科学素质的大幅提升厚植了创新发展沃土。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提高到15%”的任务要求,按照省政府安排,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在系统总结河南省“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河南省科协供稿

来源: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