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时间: 2021-11-15 16:36

  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广西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求发布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广西科协二级巡视员、科普部部长黎宁,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广西科技馆馆长黄星华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薛彬主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十三五”期间,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20 年广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7.70%,较2015 年的4.25%提高了3.45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全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求,广西制定出台了《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何求表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要求,实施《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开展新时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对助力广西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何求介绍,《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以社会化协同为基础、以智慧化传播为手段、以规范化建设为支撑、以国际化交流为补充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完善机制、继承创新,精准发力、跨越发展,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构建科学素质建设发展新格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力量。

  《纲要》提出2025年发展目标是,广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1.5%,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适应创新型广西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工作体系基本建成,“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各地区、各类人群科学素质差距明显缩小,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崇尚创新、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2035年远景目标是,广西城乡、区域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科普参与全区治理的能力显著提高,创新生态建设实现新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何求介绍,在“十四五”时期广西将实施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一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大力弘扬和传承科学精神;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提升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营造多方参与的科学教育氛围;完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等措施大力提升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二是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大力培育高素质现代农民;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加强农村科普服务平台和资源建设;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加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脱贫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等措施大力提升我区农民科学素质。三是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通过提升产业工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开放的科学知识学习平台;开展安全健康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实施进城务工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科学素质行动等措施大力提升广西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四是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培育老年人健康科学的老年生活观;开展老年人信息素养提升行动;开展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健全老年人科普服务体系;鼓励老年人参与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等措施大力提升广西老年人科学素质。五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切实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在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等措施大力提升我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

  与此同时,在“十四五”时期我区将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一是科学教育和培训工程。通过有效提升教师科学素质;构建完善科学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组织开展科学教育示范行动;积极推动科学教育和培训资源共享;大力推进网络科普服务行动等措施加强广西科普教育服务能力。二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提高科研机构和科技设施的科普服务能力;推进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科普化等措施加强科技资源的科普服务能力。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工程。通过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强现代科普场馆建设;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强广西科普设施服务能力。四是应急科普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完善应急科普长效机制;加强应急科普平台建设;加强应急体验场馆建设;强化应急科普内容建设;开展应急科普主题宣教活动等措施加强广西应急科普服务能力。五是科普队伍建设工程。通过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工作者科普服务能力等措施建设好我区的科普队伍。六是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通过持续打造高端科普国际交流平台;丰富科普国际交流的模式和载体;完善科普国际交流工作机制等措施拓展与东盟国家的科普交流。(黄宗林  编辑:黄祥豪)

  广西科协供稿

来源: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