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时间: 2022-02-08 14:06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开展“五项提升行动”。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和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每年培训1000名科技辅导员。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5000名以上。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活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充分发挥老科协、老科技工作者、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的积极作用。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发挥“龙江发展讲坛”“龙江讲坛”、龙江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作用;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
《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鼓励科普工作指标与科研任务、科技奖项评定、科技创新基地考核、科技人员职称评聘结合,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开发各类科普作品,扶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加强“数字科普”建设,构建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评价标准;加强科技馆建设,提升科技馆服务功能;推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和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构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拓展各平台科普服务功能;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实施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开展青少年交流培育计划;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双多边项目合作;加强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
《实施方案》对加强组织保障、机制保障、条件保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将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完善科普制度体系,推动修订《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各地政府按规定安排经费支持科普事业发展。
黑龙江省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