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会】扎实推进三农科普,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时间: 2022-04-20 10:38

  中国农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在中国科协和农业农村部领导下,围绕打好“三张牌”,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三农科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打好“关键牌”,深入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服务农民全面发展

  学会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抓手,努力在推进农民全面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国家发展需求、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和农民发展需求,开展农民科学素质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协同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谋划编制了新一轮《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策划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联合行动,以此引领三农科普工作。

  二是坚持抓主抓重。学会坚持把村两委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作为工作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观念、理念和技术开展培训。五年来实地培训3000余人、编印教材3万余册、示范带动上万农户,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坚持全面推进。在突出重点人群的前提下,努力让三农科普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联合举办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2021年参赛选手达2.5亿人次,深受基层农民好评。

  二、打好“优势牌”,充分汇聚专家资源和智力优势,助力农业全面升级

  专家是学会的重要资源。学会工作始终注重发挥专家在三农科普中的主力军作用,组建两院院士领衔的4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和8900人农业专家库,引导其投身乡村振兴、服务社会发展。

  一是服务疫情防控。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及时推送权威防疫科普图文与动画,开设“抗疫情 助春耕 保供给”专家系列直播课堂,为复工复产提供直接全面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二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食品安全等热点焦点,组织专家主动发声、科学辟谣,打造“三农科学传播”新媒体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全国转基因科普巡讲活动80余场,覆盖19个省区市3000多万人次。

  三是服务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十三五”期间动员组织200多家农科教单位、3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举办乡村振兴农村科普联合行动等重大科普活动百余场,编创科普制品百余部,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册,让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三、打好“机制牌”,突破传统科普制约瓶颈,构建“两带两促”模式的农村科普新发展格局

  学会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精准对接为主要形式,探索构建出“两带两促”新模式。

  一是大专家带土专家。着力建立“顶天立地”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在涉农科研院校成立高层专家队伍,同时发动有积极性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成立基层高素质农民队伍。高层专家队伍根据基层高素质农民队伍实际,开展“农民点菜、专家掌勺”的需求精准对接,手把手将其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截至目前,全国20个省区市建立105支志愿者队伍、在册志愿者2176人。

  二是土专家带小农户。土专家,也是基层高素质农民队伍,作为二传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无偿将先进科技和文化传递给更多农民,形成一支真正“用得上、留得住、常驻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应用。以“乡村振兴 志愿有我”品牌为引领,引导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下沉农村。目前已广泛开展科普活动100多场,直接受益近万人,形成“大专家带着技术走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局面。

  四是促进土专家与小农户技能素质双提升。通过科技咨询与服务、科普讲座与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土专家和小农户的生产技能与科学素质,加快补齐农民科学素质短板,形成农村良好科学氛围,有力推动农村科普向实效化、常态化、长效化转变。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时代任重道远。中国农学会将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踏雪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推进三农科普,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