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江西九江:打造健康促进基地 践行健康中国行动

时间: 2022-05-05 17:22

  一、工作背景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妇女和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2/3,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传播和普及科普知识,提高妇女儿童有益于健康的卫生行为习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和未来。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896 年,是长江中下游赣、鄂、皖毗邻地区一所集妇幼保健、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文明单位。作为公立妇幼保健机构,医院始终秉承“为妇女儿童撑起健康的蓝天”的服务宗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落实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医院打造江西省首个妇幼健康促进教育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全市妇幼健康水平,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健康促进教育基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健康中国、健康江西、健康九江行动,有效利用医院及社会科普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推进健康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从 2019 年开始筹建妇幼健康促进教育基地,投资350余万元打造了全省首个“妇幼健康促进教育基地”,2020年9月2日正式揭牌投入运作。基地建筑面积 1100 平方米,内设院史展厅、健康科普展厅(七彩童年展厅、梦幻青春展厅)、但福德剧场,健康科普展厅设有生命科学、健康生活、人体奥秘、小小医院等主题展区。集融合展示与互动、教学与实践、健教与娱乐为一体,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健康促进教育平台。

  (二)精心组建科普师资团队。医院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管理小组,并在全院各科室设立健康教育兼职人员,设置孕妇学校、育儿(家长)学校及健康教育门诊。作为全省首个妇幼健康促进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普教育效能,一支好的师资团队是重要保障。为此,医院在全院范围内选拔科普讲师,范围覆盖了临床、门诊、保健、医技科室等多学科,构成了科普展厅讲解讲师、科普讲座授课讲师、急救技能实操培训讲师队伍,专业涉及临床、保健、公共卫生等领域,授课内容集中在疾病预防、眼保健、口腔保健、青春期保健、胎儿的孕育过程、性教育隐私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急救技术、控烟教育等方面,力求讲授更多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

  (三)建立规范管理运行模式。在健康九江建设委员会、九江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科协、九江市健康促进中心等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九江妇幼健康促进教育基地通过积极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10月23 日,九江市卫生健康委、九江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探寻生命奥秘主题科普研学活动的通知》(九卫科教字〔2020〕11 号),要求各校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群众性、普惠性,主动与基地取得联系,积极走进基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医院大力支持健康科普工作,并将科普工作与医德考评、职称聘任、科室综合目标考核等挂钩。基地内的健康科普展厅每周固定时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展厅内由本院多名接受过妇幼健康知识培训的专业工作人员组成讲解队伍,在公众参观的过程中提供讲解与答疑服务;但福德剧场(儿童电影院)每周固定时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充分应用了现代科技,融展示与互动、教学与实践、健康与教育于一体,通过科普讲座、体验式教育、视频影视播放等形式;基地内印发妇幼健康知识科普手册,免费向公众发放。

  三、推进成效

  围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结合本单位医患特点,每月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免费科普知识讲座,邀请本院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方面的专家老师讲授科普知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全生命周期保健、生命科学、心理健康等科普教育活动,主动担起“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截至目前,基地累计接待参观50余场,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 3200 余人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得到了家长老师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预计有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健康促进教育基地,了解健康科普知识。医院也将不断拓展服务形式,使基地健康教育受众群体更多、更广。

  四、经验启示

  (一)以医院为平台,打造科普基地。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健康意识必须从幼儿抓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通过互动式、直观的参与教育形式,树立幼儿的健康意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关键和基础,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虽然开展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少,医学疾病、心理健康、性教育和隐私保护等科普知识缺乏专业性,急救类实操课操作技能规范性有待提高。考虑到医学的特殊性、专业性,医院健康教育人员能够将健康知识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大众是健康教育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在医院打造健康促进科普基地,能够让参观者更加直观感受健康科普,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科普知识。

  (二)保健内涵延伸,预防保健融合。健康教育工作被列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重要工作,它以一、二、三级预防贯穿全生命周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各个环节,以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和目的,这与保健就是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一致。通过我们健康教育向大众传播健康知识,帮助儿童和家长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例如:通过在科普基地开展儿童心理预警授课和专家提供义诊咨询,家长在早期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就会带孩子去看医生,可以早期干预。如果家长老师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就不能及时发现疾病。

  (三)丰富内容形式,提高参与热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精彩纷呈的课外生活、新颖别致的课外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未成年人的业余(假期)生活。从亲子阅读到手工制作,从科学探秘到文化大餐,由此可见,顺应时代潮流的活动内容、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也更容易受孩子喜欢。为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基地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互动、实践与体验的融合,希望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收获。

  (四)深入调研交流,强化各方协作。一是通过深入调研交流,把目光聚焦在了学校关注、家长关心、学生需要的卫生健康领域,推进精准健康教育模式。二是不断加强沟通与协作,明确健康教育责任主体,动员各方参与,凝聚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五)家长孩子互动,学习效果更佳。传统的养育教育观念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亲子互动式陪伴教育更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和成长。健康促进教育基地活动创新邀请家长陪同一起参加活动,一是有利于增进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增多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和陪伴。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能及时指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专家在义诊活动中能发现的孩子健康问题能够直接传达至家长,避免因为信息传递延时而耽误检查和治疗造成的损失。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