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读本 |靠克隆技术能复制爱因斯坦吗
时间: 2023-07-18 13:54
爱因斯坦去世以后,他的身体被火化,大脑被科研机构保存了下来。大脑中的细胞,无论是神经细胞还是胶质细胞,都是体细胞。如果这些细胞还完好无损,是不是能用它们制造全能干细胞,再用全能干细胞无性繁殖出一个爱因斯坦呢?这个爱因斯坦和一个多世纪以前出生的爱因斯坦是否一模一样呢?
遗憾的是,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是做不到的。原因就在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不仅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我们能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爱因斯坦的身体,但是却无法复制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由此带来的精神活动。
遗传因素无疑是重要的,它能决定我们人体的性状,比如肤色、血型、容貌、身高,以及患各种病的概率等。那遗传因素会不会也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特性,如性格、脾气、反应速度,以及在某些方面(如音乐、运动、数学、绘画等)的天赋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但是遗传因素只能搭建一个精神活动的“最初平台”,它本身并不能提供任何外来的信息。这就像一台刚刚组装好的计算机,有了硬件和软件,但是还没有任何数据输入。不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多强,如果没有信息可以“加工”,也生产不出任何“产品”,也就没有任何精神活动的产物。
由于每个人每天的经历不同,输入的信号不同,脑中所建立的联系也不同,这就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了。假如真有一天爱因斯坦的身体能够被复制,由于这个替身出生后的经历和原来的爱因斯坦不一样,即使他在逻辑思考方面有过人之处,也不一定会对物理学感兴趣。爱因斯坦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科学知识、研究计划等,都已随着他的去世而灰飞烟灭了,新的替身不可能在爱因斯坦真身的知识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所以在精神活动方面,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已经逝去的巨人,而只能依靠现在活着的人,靠我们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