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科普惠三秦”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圆满成功
时间: 2024-04-30 23:21
在全国第八个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指示,2024年5月30日,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在榆林市绥德县和杨凌区同时开展了“科普惠三秦”系列科普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科学家精神报告座谈及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考察调研等内容。活动分别由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处和学会土壤侵蚀专委会组织,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陕西师范大学、绥德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等单位到场指导,来自省、市、县的200多名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及在校师生参加了活动。
在辛店沟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考察
在辛店沟流域,认真观摩了水土保持科技和文化展厅,现场考察了全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和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设施,使大家深刻体验到示范园建设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观摩辛店沟示范园成果展示
考察辛店沟坡面径流观测场
参观农村楷模郝家桥展厅
在绥德辛店沟示范园,张武俊理事长主持召开了座谈交流活动,绥德治理监督局刘立峰局长首先对辛店沟的建设情况做了详细介绍,之后邀请基层元老级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王福林讲述了辛店沟艰苦创业的故事和奋斗历程,他向大家分享了50多年来科技工作的许多成果和重要经验,展现了对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会上青年职工代表还介绍了4名扎根基层的老中青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与会代表产生强烈共鸣。大家深刻体会到基层科技工作者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一致认为:老一辈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扎根黄土、无私奉献、将论文写在黄土大地上的感人故事,是支撑新时代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精神财富,是推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活动邀请了3位资深专家作报告。老专家代表穆兴民研究员在报告中回顾了近70年来老一辈水保人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和区域综合治理中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宣讲老一辈科学家立足黄土、情系三农、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以及追求卓越、协力攻关、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广西水土保持学会高级工程师王俊明博士以“平治水土:近代水土保持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为题,深入揭示了水土保持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历史视角来理解和传承科学家精神。水保学院(水保所)韩锁昌副书记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并结合水保学院(水保所)的发展历史,讲述了先贤们如何扎根杨凌小镇,服务国家战略,激励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报告结束后,组织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大学生参观水土保持研究所所史馆和科普展览馆,通过对史料的参观、历史的回顾,深化对不同历史时期水保人面临的使命和做出的贡献,激发作为一名水保科研工作者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砥砺传承与发展黄河文明的决心和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