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动态
2021年第六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纲要》提出“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的原则,同时提出目标: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十四五”时期,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分别实施5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5项重点工程。本期全文刊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之际,《纲要》的印发,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就未来五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再提升,《纲要》提出了怎样的新目标?“十四五”时期有何实招让科普更加深入大众生活等问题,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解读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看点。周忠和、武向平、王挺等专家也就如何提升科学素质、更好落实规划纲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周忠和认为,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相信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的目标定能变为现实。武向平表示,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只有形成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提升这个“高原”,才能成就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珠峰”。在王挺看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速度虽然较快,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面对现实需要,《纲要》致力补短板、促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保障,有效提升更多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在服务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10.56%到15%甚至到25%,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任务艰巨。《纲要》还有很多亮点值得研究和思考,比如培育创新后备人才,着力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多措并举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动员一些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资助计划,同时推动设立科普专业,加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
《纲要》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明确了行动指南,我们要秉承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强科普工作,实施好《纲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努力汇聚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强大合力。
站在百年华诞的历史起点眺望,伟大梦想激荡斗志昂扬。在百年辉煌历程中,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一代代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理念,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十四五”新征程已经开启,《纲要》已发布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15%目标如何实现?——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看点
从10.56%到15%到25%,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需全力以赴 《纲要》给了这些新的指示和方向
浙江省领导对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作出批示
广西政府要求全区学习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甘肃省领导对学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作出批示
黑龙江省领导对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作出批示
北京市纲要办召开《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工作会
《宁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座谈交流会召开
湖北省襄阳市科协召开党组会学习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