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应急科普工作 有效助力科学防疫抗疫

来源:中国科协网 时间:2022/12/01

  9月底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由于引发本轮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防控难度更大,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内蒙古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传播科学知识,解疑释惑,持续提升公民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

  一、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送疫情防控科普资讯 

  充分发挥内蒙古科协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云上科普”平台、“科普内蒙古”平台、央视频“科普内蒙古频道”、内蒙古广电网络4K智能终端“科普内蒙古”平台等的作用,推送疫情防控科普视频206个、科普图文卡片221张、刊登转载科普文章70多万篇(条),点击阅读量3700多万人次。如“揭秘核酸检测的全流程”“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区别”等短视频普及了核酸检测从采样到结果经过哪些环节、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异同,单条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次。

  二、举办线上科普讲座,加强疫情防控科普知识传播 

  举办内蒙古自治区“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线上活动,开展《居家办公如何做好防护》《疫情期间如何守住心理健康》等系列专题科普讲座136期,受众超过107万人次。举办第四届内蒙古原创科普视频大赛,征集以应急科普、健康防护为主要内容的原创科普短视频和微视频108部,评选优秀应急类短视频作品《新型冠状病毒历险记》《儿童急救常识》《心由我护——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等4部,优秀微视频作品《海姆立克急救法》1部。内蒙古科技馆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为主题,举办内蒙古科普大讲堂39期,受众5.2万多人次,营造了科学防疫、科技战疫的良好社会氛围。(编辑:赵乐文)

  内蒙古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