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协

民族团结共筑科技梦 五州市科普大篷车联动玉溪校园——云南省2025年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玉溪站)圆满收官

时间: 2025/09/16

9月12日,随着8辆科普大篷车驶离江川区九溪镇中心小学,云南省2025年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玉溪站)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动自9月8日启动,历时5天,以“科普赋能教育 科技点亮未来”为核心主题,由云南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牵头组织,联动玉溪、曲靖、文山、香格里拉、大理五州市科协的8辆科普大篷车,深入玉溪市5个县(市、区)的5所偏远学校开展科普服务。活动覆盖师生超五千人次,累计发放各类科普书籍及实验小教具1万余份,成功搭建起跨州市科普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偏远地区师生送去了一场丰富的科技盛宴。

DSC_3126.JPG

DSC_3155.jpg

ae367b8e0f4fe87c8a188037b9087b44.jpg

bf7a6c770662a8d1142d7b827adf419f.jpg

e7c64e462b044d0833e8cca96c58da5f.jpg

五州市资源联动

打造沉浸式科普课堂

本次行动的核心亮点在于五州市科技教育资源的“同频共振”。活动现场,各州市科协带来的特色科普内容吸引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曲靖市科技馆打造的“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场场爆满,成为同学们围观的焦点;香格里拉市科协展出的反邪教漫画展板,以生动易懂的形式传递科学理念;大理市科协带来的平衡车、AR眼镜,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趣味性。此外,8辆科普大篷车共搭载100余台(套)涵盖物理、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互动科普展教具,配合20余名科普志愿者的全程指导,不仅将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具象化,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更鼓励大家大胆提问、动手操作。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老师与同学们齐上阵,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实验,在动手实践中切实感受科学的魅力。

其中,4只机器狗的编队表演更是引爆全场。它们随着音乐节奏灵活地舞动身躯,完成空翻、摇摆、比心、握手等一系列动作,还能与同学们互动呼应。看似笨拙的身躯在指挥员的指令下精准完成各类动作,让同学们纷纷感叹“现在的科技真是太了不起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DSC_3159.jpg

DSC_3135.jpg

跨区域交流互鉴

推动科普教育创新

活动期间,五州市科协以此次联合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科普教育创新路径。通过“流动科技馆”联合布展、实验课程互鉴等形式,有效推动科普资源跨区域流动与整合:玉溪市主动与曲靖、文山等州市共享“青少年科学实验课堂”,为各地科普课程设计提供参考;香格里拉市科协则重点学习“双语科普”经验,计划将其应用于藏区科学教育,推动多语言科普模式在藏区落地,助力不同民族学生平等获取科学知识。这种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不仅丰富了科普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更为后续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DSC_3028.JPG

DSC_3177.jpg

科技教育赋能

点燃边疆学子 “科技梦”

此次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为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切实点燃了学子们的“科技梦”。小石桥中心小学的教师表示,科普活动极大地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活动结束后,班级内80%的同学会主动交流天文、地理、物理等领域的知识,思维活跃度明显提升;通海县里山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也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分享“空气炮”实验原理,对科学的兴趣显著增强。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科普教育对边疆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让科技成为激发学生探索欲、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力量。

90b7d538b8d3cb581772f091e9381e5b.jpg

DJI_0921.JPG

深化联动模式

助力 “科技筑梦彩云南”

未来,云南省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将持续深化“州市联动、教育共享”模式,聚焦边疆教育短板,进一步发挥“移动科学课堂”的优势,让科技教育成为边疆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加速器”。通过持续整合跨区域科普资源、优化科普服务内容,为实现“科技筑梦彩云南”的教育目标贡献更多力量,让科技的种子在边疆学子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