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成员单位

全国首个科普月!地质调查系统活动集锦

时间: 2025/09/23

2025年9月,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进一步扩大科普在提升国家竞争力、培养公民科学精神、提高社会整体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在科普月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跟小编一起来欣赏那些精彩的瞬间吧!

PART 01

广州海洋局

近日,2025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举办,共吸引超过3万人次参观。本届展览是《科普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广州海洋局积极参与,组织科研人员携深海装备模型和深海样品等参展。

科研人员携国之重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海马”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等深海装备的比例模型在展区内展出,这些高精度模型生动展现了我国深海探测领域的重大突破,成为展区最受欢迎的打卡点之一。现场还展示了来自4000米海底的多金属结核、深海海水样本和多种珍贵生物标本,并开展了趣味互动问答环节。在观众参观的同时,科研人员为观众讲解了深海科学知识,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深海科考之旅。

PART 02

地质所

近日,我国迎来了可在境内完整观测全过程的月全食。此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3:28开始,持续至次日04:55,全程近6小时,其中全食阶段达82分钟。月亮由初入地球本影逐渐显现“血月”红色,呈现了令人震撼的宇宙奇观,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各阶段有序呈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车晓超参加了北京天文馆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广寒丹华”月全食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在“探月环节”讲解了我国嫦娥五号与嫦娥六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与成果,并阐释了探月事业对社会进步与精神文化层面的积极意义。


此次直播由北京天文馆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新疆天文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天文学会、山东大学、天津科技馆、深圳天文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中国中心,以及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多个观测站与外拍团队跨地域协作、多平台同步播出,打造了“天涯共此‘食’”的盛大场景 。直播总观看量突破千万次,观众互动热烈,成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文科普传播事件 。


当晚拍摄的月全食

PART 03

呼和浩特中心

为推动自然资源知识走进社会大众,搭建知识与公众的桥梁,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评价项目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生态公园开展以“传播自然科学力量,筑牢资源保护屏障”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以展板展示结合现场专业讲解的形式进行,项目人员向社会大众系统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属性等科学概念,并重点介绍如何利用遥感解译、物联网传感、无人机调查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监测难题,生动展示内蒙古森林、草原、湿地等关键资源的监测评估成果,揭示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

本次科普活动既强化了公众对自然资源的科学认知,更激发了社会大众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与责任感。今后,呼和浩特中心将继续以专业技术为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与实践,广泛动员社会大众积极参与,让自然资源科学知识真正普及大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与群众基础。



素材来源:部分局属单位